| 紡織的故事 |
巴黎不打烊是一個多元的頻道,從法國時事、地方大小事到家庭小孩、貓狗寵物都能寫上一篇。上次跟大家分享織品原料後,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些關於紡織的故事。
除了從事紡織產業的朋友,我們平常很少會去想到自己身上穿的衣服的布料是怎麼來的。而我個人因緣際會,曾經在日本新瀉這個號稱雪國的地方,受邀參觀當地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「越後上布」的製作。這種用極細的苧麻傳統紡織,最後利用雪和太陽產生的臭氧天然漂白工序,又稱雪曬的「越後上布」跟這個地區出產的米一樣,都是越後之光。
人類從發現火,開始熟食,也開始用動物的皮毛保暖。根據考古學發現的第一塊由經緯紡織的布料,是在土耳其和巴勒斯坦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。一塊布的發現,證明人類發展從此除了從動物身上掠取皮毛,也有自行製作的能力。人類經過幾千年的努力到了青銅器時代,大約西元前一千四百年左右出現了第一台直立式紡織機,再到中世紀中國人發明了腳踏板,至此人類的紡織史都進步緩慢。
食衣住行,衣排在食的後面,自然是我們人類不可或缺的要素,是古老而傳統的產業。所以相關的神話傳說也不少,在亞洲有被偷看洗澡的織女、用自己身上的毛織布的白鶴等等。此外在戰亂時間,「布」和「糧」曾經是市場上交易的重要物件,以前我父親在戰亂時去北京念書,身上帶的旅費除了黃金,就是麵粉和布匹。
好吧,我們再回到紡織的歷史,歐洲人在18世紀工業革命後發明了織布機,完全改變了人類的命運。原本要很久才能完成的手工織布,在機器化之後效率大增,降低了布料的成本,讓更多人獲得保暖。手動經緯紡織與機器紡織之間的差異所造成的社會變革,造成歐洲貧富懸殊的差異日增。甄嬛女星孫儷主演的「那年花開月正圓」也反應出中國最初引入西方織布機而改變市場結構的故事。
而在歐洲工業革命的過程中,出現了一台稱為「雅卡爾的織布機」,這是人類史上首台可以設計布紋的織布機,利用預先設計好的卡點操控機械編織出想要的圖案。它不但在織品史上佔有一席之地,更重要的是它的卡點設計可以說是後來的電腦程式設計之母。
好吧,廢話說了這麼多,就是要跟大家說,在現代紡織機器快速運作下,難得有像巴塞隆納織品品牌Teixidors。他們用傳統的紡織機、一針一線縫紉到最後包裝都是手工完成製作,真是讓我肅然起敬。
啊?原來這是一篇業配文?!是啊,業配文也要寫的有點內容,好好的跟大家解釋一下紡織業的來龍去脈和小歷史,不然浪費大家的時間。哈
這裡跟大家說一下,本團已經達標,還在猶豫的朋友們可以義無反顧的下單了。在這個時代,時間就是奢侈,一條手工編織的圍巾或毛毯將陪陪你美美的度過寒冬。